•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→
  • 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免疫科 > 类风湿性关节炎 >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阿那白滞素:这些关键事项务必知晓

  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阿那白滞素:这些关键事项务必知晓

    作者头像
    张馨予

    执业药师

    摘要:在全球范围内,关节炎患者数量庞大,约达3.55亿人,而我国关节炎患者更是超过1亿,发病率约为13%。关节炎堪称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,在此呼吁大家积极关爱关节健康,全力防止疾病致残!

    浏览  次
    2025-10-18 11:52:24  发布

      在全球范围内,关节炎患者数量庞大,约达3.55亿人,而我国关节炎患者更是超过1亿,发病率约为13%。关节炎堪称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,在此呼吁大家积极关爱关节健康,全力防止疾病致残!

  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阿那白滞素:这些关键事项务必知晓(图1)

      生物制剂的出现,为类风湿关节炎(RA)的治疗带来了重大转机,极大地改善了治疗预后。它能够直接作用于对RA病情起着关键作用的炎症细胞因子,像TNF - α、IL - 1、IL - 6等,通过靶向作用缓解RA症状并抑制病情进展。阿那白滞素便是治疗RA的生物制剂之一,它属于IL - 1拮抗剂。虽然相较于TNF - α抑制剂,它的使用频率没那么高,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,它也是RA治疗用药的重要选择。

      不过,阿那白滞素属于免疫抑制类生物制剂,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规范,以此保障疗效与安全性。那么,RA患者使用阿那白滞素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?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阐述。

      阿那白滞素是什么药?对RA有何作用?

      阿那白滞素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- 1受体拮抗剂(IL - 1RA),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结合IL - 1受体,阻断白细胞介素 - 1α与IL - 1β的炎症信号传导,进而抑制炎症反应。

      在RA的发病过程中,IL - 1会与TNF - α、IL - 6等炎症因子协同作用,促使滑膜炎症发生、软骨遭到破坏以及骨质被吸收。而阻断IL - 1信号,能够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,减轻关节炎症,达到缓解症状和抑制关节破坏的目的。

      什么样的类风湿患者需要使用阿那白滞素?

      生物制剂属于治疗RA的二线药物,通常在一线药物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未达到预期效果时才会介入。生物制剂种类繁多,其中最常用的是TNF - α抑制剂。综合来看,阿那白滞素主要用于以下两类患者:

      对传统药物疗效不佳的活动期RA患者:即对甲氨蝶呤等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活动期RA患者。

      不耐受或存在禁忌症的患者:特别是不耐受TNF - α抑制剂或者存在其他禁忌症的患者。

      需要注意的是,阿那白滞素在RA治疗中的应用频率低于TNF - α抑制剂和IL - 6抑制剂,多作为生物制剂的二线选择。而且,并非所有RA患者都适合使用阿那白滞素,以下情况的患者不适合使用:

      活动性感染患者,例如患有肺炎、败血症的患者。

      未受控制的结核或乙肝患者。

      严重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。

      妊娠期、哺乳期女性。

      对阿那白滞素或其成分过敏的患者。

      用药前需做的筛查

      由于阿那白滞素属于免疫抑制剂,用药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,具体建议如下:

      感染风险筛查:包括对结核、乙肝、丙肝,必要时对HIV等进行筛查。

      基础实验检查:涵盖血常规、肝肾功能、炎症指标CRP/ESR等检查。

      肿瘤病史筛查:有活动性恶性肿瘤的患者要谨慎使用。

      疫苗接种评估:活疫苗需提前接种,避免在用药期间接种活疫苗。

      用药方法与剂量

      常规剂量:每天一次,每次100mg,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。为避免注射反应,可在不同部位轮换注射,如大腿、腹部、上臂等。

      肾功能不全者:如果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/min,则改为隔日注射一次。

      起效时间:部分患者在用药后1 - 2周就能看到症状改善,通常在用药4 - 12周时评估疗效。

      联合用药:一般与甲氨蝶呤等传统DMARDs联合使用,以提高治疗效果,但同时要关注免疫抑制风险。

      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
      预防感染:用药期间,患者的免疫力会有所下降,应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,防止交叉感染。建议日常出行佩戴口罩。若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咽痛、皮疹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,根据具体情况暂停用药,直至明确病因,并积极治疗感染。对于潜伏性结核、乙肝病毒感染者,需先进行预防性治疗。

      定期监测:要定期复查血常规、肝肾功能、炎症指标。治疗初期每月复查一次,病情稳定后每3 - 6个月复查一次。

      注射部位管理:轮换注射部位,防止局部皮肤出现硬结或感染。注射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,且针具要一次性使用。

      药物相互作用:不建议阿那白滞素与TNF - α抑制剂等其他生物制剂联合使用,以免显著增加感染风险。它可以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,但需要加强血液学监测。

      阿那白滞素在RA治疗中,虽然使用频率不及TNF - α抑制剂,但对于特定患者,尤其是对TNF - α抑制剂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来说,依然是有效的治疗选择。正确使用阿那白滞素的关键在于:用药前要进行充分评估,用药过程中要严密监测,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。生物制剂并非“万能药”,只有科学使用,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!

    注: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,侵权必究!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,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
    2025-10-18 11:52:24  更新
  • 阿那白滞素基本信息

    处方药 阿那白滞素
    • 剂型:

      注射剂

    • 规格:

      100mg/0.67ml

    • 厂家:

      瑞典SOBI

    • 适应症:

      阿那白滞素是一种白细胞介素-1受体拮抗剂,主要适用于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。

  • 阿那白滞素(anakinra)基本信息

    处方药 阿那白滞素(anakinra)
    • 剂型:

      注射剂

    • 规格:

      100mg/0.67 mL

    • 厂家:

      瑞典SOBI

    • 适应症:

      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(RA)、Cryopyrin蛋白相关周期性综合征(CAPS)和白细胞介素-1受体拮抗剂(DIRA)缺乏症的成人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