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2025年,全球抗癌新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,中美两国批准了18款新药。这些药物作用机制独特,涵盖肺癌、乳腺癌等8大癌种。如维恩妥尤单抗用于尿路上皮癌,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;帕博利珠单抗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,联合治疗效果显著。新药的获批为患者带来新希望,推动抗癌事业迈向新阶段 。
在全球范围内,癌症始终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难题。每年,数以百万计的人被诊断出患有癌症,肺癌、乳腺癌、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种无情地侵蚀着患者的身体,给他们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。传统治疗手段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癌症时,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,寻求更有效的抗癌方法迫在眉睫。而新药研发,无疑成为了抗癌征程中的关键突破点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2025 年全球抗癌新药领域传来诸多振奋人心的消息,一系列新药获批上市,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希望。
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5年肿瘤新药获批清单
药品名称 | 获批时间 | 研发公司 | 适应证 | 作用机制 | 关键数据 |
维恩妥尤单抗 | 2025年1月8日 | 安斯泰来 | 一线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。 | Nectin-4靶向抗体偶联药物(ADC),载荷为微管抑制剂。 | 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为12.5个月(vs.化疗6.3个月)。 |
2025年1月9日 | 默沙东 |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,用于治疗黑色素瘤、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、食管癌、头颈部鳞状细胞癌、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。 | (1)PD-1单抗: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-1(PD-1),阻断PD-1与配体PD-L1/PD-L2的结合,解除肿瘤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。 (2)联合来那度胺:来那度胺为免疫调节剂,通过激活T/NK细胞、抑制骨髓微环境促瘤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。 | 联合组客观缓解率(ORR)78%(vs.单药48%),中位PFS为15.8个月(vs.单药8.9个月);3级以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8%(主要为肺炎和甲状腺功能异常)。 | |
艾沙妥昔单抗注射液 | 2025年1月9日 | 赛诺菲 | 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,携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(FGFR)-3基因变异。 | 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细胞疗法。 | 联合卡非佐米组中位PFS为35.7个月(vs.单药19.2个月)。 |
2025年1月13日 | 强生 |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。 | FGFR 1-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。 | FGFR突变患者ORR为40%,中位PFS为5.5个月。 | |
利厄替尼片 | 2025年1月16日 | 江苏奥赛康药业 |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T790M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。 | 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靶向T790M和敏感突变。 | 具体数据未披露。 |
塞纳帕利胶囊 | 2025年1月16日 | 英派药业 | 晚期上皮性卵巢癌、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(一线含铂化疗后的维持治疗)。 |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。 | 乳腺癌基因突变患者中位PFS为19.1个月(vs.安慰剂5.5个月)。 |
菲诺利单抗注射液 | 2025年2月8日 | 神州细胞 | 复发性和/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(联合化疗),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(联合贝伐珠单抗)。 | PD-1抑制剂单抗(国产创新药)。 | 头颈癌ORR为32%,肝癌ORR为27%。 |
2025年2月11日 | 强生 | 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(联合化疗)。 | EGFR-MET双特异性抗体。 | ORR为40%,中位PFS为8.3个月。 | |
塔奎妥单抗注射液 | 2025年2月11日 | 强生 | 既往接受过至少三线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(单药)。 | 双特异性抗体,通过结合T细胞表面CD3和骨髓瘤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组5成员D,重定向T细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,抑制肿瘤生长。 | ORR为63%,中位PFS为11.3个月。 |
2025年3月10日 | 辉瑞 | 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成人患者,这些患者之前至少接受过三种治疗,包括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、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CD38单克隆抗体。 | 双特异性抗体,能够同时靶向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的B细胞成熟抗原和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。 |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.2个月,中位总生存期为24.6个月,且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。 | |
伊那利塞片 | 2025年3月14日 | 罗氏 | 磷脂酰肌醇-3-激酶α亚型突变、HR+、HER2-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(联合哌柏西利+氟维司群)。 | 磷脂酰肌醇-3-激酶α亚型抑制剂。 | 中位PFS为11.0个月(vs.安慰剂5.7个月)。 |
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重磅肿瘤新药
药品名称 | 研发公司 | 适应证 | 作用机制 | 关键数据 |
德托单抗德鲁克斯替康 | 第一三共/阿斯利康 | HR+/HER2-乳腺癌、EGFR突变型NSCLC。 | 人滋养层细胞表面糖蛋白2抗体药物偶联物,精准递载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。 | 乳腺癌中位PFS为6.9个月(vs.化疗4.9个月);NSCLC的Ⅲ期临床研究数据待公布。 |
索托拉西布+帕尼单抗 | 安进 | 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甘氨酸到半胱氨酸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。 | KRAS基因第12密码子甘氨酸到半胱氨酸突变抑制剂联合EGFR单抗,阻断双重信号通路。 | 研究显示联合方案显著延长PFS(具体数据未披露)。 |
埃万妥单抗 | 强生 |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GFR ex20ins突变型NSCLC。 | 双抗联合化疗增强肿瘤细胞杀伤。 | 中位PFS为22.3个月(vs.化疗组9.7个月)。 |
西米普利单抗 | 再生元+赛诺菲 | 晚期基底细胞癌(二线治疗)。 | PD-1抑制剂,恢复T细胞抗肿瘤活性。 | Ⅱ期研究ORR为31%,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15.8个月。 |
瑞普替尼 | 百时美施贵宝 | 肉瘤致癌基因同源物1阳性NSCLC(一线治疗)。 | 肉瘤致癌基因同源物1/神经营养因子受体抑制剂,克服耐药突变。 | ORR为79%,中位PFS为23.9个月。 |
隆卡曲昔单抗 | 瑞典SOBI公司 | 复发/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。 | CD19抗体偶联药物,释放吡咯并苯二氮䓬类毒素。 | ORR为48.3%,中位总体生存期9.5个月。 |
奥拉帕利 | 阿斯利康 | 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胰腺癌(维持治疗)。 |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,抑制DNA损伤修复。 | 中位PFS为7.4个月(vs.安慰剂组3.8个月)。 |
2025 年获批的这 18 款抗癌新药,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,都为肺癌、乳腺癌、结直肠癌等 8 大癌种的治疗注入了强大动力。这些新药凭借独特的作用机制,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关键数据,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,提升了缓解率。尽管抗癌之路依旧漫长且充满挑战,但这些新药的出现无疑是重大的阶段性胜利。相信随着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,未来会有更多高效、低毒的抗癌新药问世,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更多治愈希望,让人类在攻克癌症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。
注射剂
350mg/7ml
美国杨森
新型EGFR/c-Met双抗药,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疾病进展
2025-04-15 18:20:46
2025-04-15 18:16:41
2025-04-15 18:11:15
2025-04-15 18:06:04
2025-04-15 17:57:38
2025-04-15 17:07:09
2025-04-15 16:53:30
2025-04-15 16:44:39
2025-04-15 16:38:17
2025-04-15 16:27: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