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→
  • 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神经科 > 失眠 > 失眠治疗新突破:达利雷生如何破解传统药物困境?

    失眠治疗新突破:达利雷生如何破解传统药物困境?

    作者头像
    刘芊

    药学专业

    摘要:达利雷生是一种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,属于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。它能够阻断食欲素 A 和食欲素 B 与其受体的结合,从而抑制过度觉醒通路

    浏览  次
    2025-07-09 16:18:20  发布

      失眠治疗新突破:达利雷生如何破解传统药物困境?

      良好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的基石,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,失眠已成为困扰众多成年人的难题。据中国睡眠研究会《2025 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》显示,我国 18 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高达 48.5%。失眠不仅影响夜间休息,更会引发日间功能受损,形成恶性循环。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,新型促眠药物达利雷生逐渐走进公众视野,成为失眠治疗领域的新希望。

      失眠的危害:不止于 “睡不着”

      很多人认为失眠只是 “晚上睡不着”,其实它的影响远不止于此。《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(2023 版)》明确将 “日间功能受损” 列为确诊失眠的必备条件。这意味着,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失眠症,不仅要看夜间睡眠情况,还要关注白天的状态。

      日间功能受损具体表现为白天精神萎靡、嗜睡、疲劳,注意力难以集中,工作效率大幅下降,情绪也容易波动。更严重的是,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,比如驾驶时因困倦引发车祸。夜间睡眠不足会导致日间功能受损,而日间的疲劳和焦虑又会进一步加重夜间失眠,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。长期处于这种状态,还可能引发或加重焦虑症、抑郁症等心理问题,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      传统失眠药物的局限:难以突破的治疗瓶颈

      虽然治疗失眠的药物不少,但传统药物存在诸多不足,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。目前广泛使用的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,如艾司唑仑、阿普唑仑、右佐匹克隆等,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症状,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。

      这些传统促眠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来实现 “强制镇静”,这种作用方式往往会带来一些副作用,比如导致日间困倦、认知功能减退等。而且,一些促眠药物的清除半衰期较长,第二天仍会对人的功能表现产生不良影响,无法很好地解决患者的日间功能受损问题。如何突破这一治疗瓶颈,成为失眠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
      食欲素:调节睡眠与觉醒的关键

      要了解新型药物达利雷生的作用机制,首先需要认识一下食欲素。食欲素是一种神经肽,在人体的多种生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,尤其是在进食、睡眠和行为调节方面。

      食欲素分为食欲素 A(也称为下丘脑分泌素 - 1)和食欲素 B(下丘脑分泌素 - 2)两种。当食欲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,不仅会促进人的食欲,还能使机体从睡眠状态转入觉醒状态,同时对奖赏机制和情绪等生理过程也有调节作用。研究发现,失眠患者在睡眠期间,食欲素的释放会增加,以此来对抗失眠和睡眠剥夺;而当人睡了一个好觉之后,食欲素的这种影响就会变得有限。

      达利雷生:失眠治疗的新选择

      独特的作用机制

      达利雷生是一种新型苯并咪唑衍生物,属于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。它能够阻断食欲素 A 和食欲素 B 与其受体的结合,从而抑制过度觉醒通路。这种作用方式不会干扰自然睡眠结构,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入睡并维持睡眠,与传统的促眠药物相比具有明显优势。

      传统促眠药物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进行 “强制镇静”,而达利雷生则是通过调节食欲素的作用来改善睡眠,因此不会引起传统药物那种典型的副作用,如日间困倦、认知功能减退等。

      坚实的研究证据

      2022 年,《柳叶刀》杂志发表了关于达利雷生的研究结果,进一步确认了它能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和白天功能。这项研究在 17 个国家的 156 个城市开展,共有 930 名参与者参与了两项多中心、随机、双盲、安慰剂对照的 3 期试验。

      研究主要评估了在 1 个月和 3 个月时,通过多导睡眠图测量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效率相对于基线的变化。结果显示,与安慰剂相比,达利雷生能显著降低睡眠潜伏期和提高睡眠效率,而且不会改变睡眠结构。所有参与者也都反馈,达利雷生能显著缩短入睡时间、延长睡眠时间。

    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玉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中国 Ⅲ 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,达利雷生对后半夜睡眠维持的改善尤为显著,且患者清晨嗜睡情况低于安慰剂组,这正是现有药物最难解决的临床痛点。长期用药研究显示,大部分患者使用 12 个月后停药未出现戒断症状或失眠反弹,上市后未观察到成瘾性案例。”

      权威推荐与认可

      2024 年,达利雷生获得了《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(2023 版)》的最高级别推荐(A 级证据,I 级推荐),这充分体现了其在失眠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。同时,达利雷生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(EMA)批准、被认可为 “对日间功能有显著影响” 的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类促眠药物。

      药代动力学特点

      达利雷生的达峰时间为 1-2 小时。需要注意的是,食用高脂肪、高热量餐食会使其达峰时间延迟 1.3 小时,并使药物的最大浓度降低 16%,但对总暴露量无影响。该药物的分布容积为 31 升,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高达 99.7%。在所有研究中,达利雷生的终末半衰期均为 8 小时。

      达利雷生在体内广泛代谢,主要通过 CYP3A4 进行代谢,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粪便(57%)和尿液(28%)排泄。而且,达利雷生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不受年龄、性别、种族、体型或轻度至重度肾功能损害的影响。不过,肝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达利雷生时需要特别谨慎,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建议使用,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减少剂量,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所有患者在用药期间都应密切监测肝功能和不良反应情况。

      国内上市与研发动态

      2022 年 11 月,国内的先声药业以 3000 万美金首付款、2000 万美金的里程碑付款和低两位数的销售额许可,获得了瑞士 Idorsia 公司的达利雷生在大中华地区的开发和商业权益。近日,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官网公示,达利雷生片正式在我国获得上市批准。在此之前,该药物已在美、英、瑞士等 9 个国家获批。

      除了达利雷生,国内自主研发的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也在积极研发中,其中包括扬子江药业的 YZJ-1139 和东阳光公司的 HEC83518.目前这些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,未来有望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。

      总之,达利雷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,为失眠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它独特的作用机制、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,以及对日间功能的改善作用,使其在失眠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患者切勿自行用药。


    注: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,侵权必究!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,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
    2025-07-09 16:18:20  更新
  • 达利雷生(Quviviq,Daridorexant)基本信息

    处方药 达利雷生(Quviviq,Daridorexant)
    • 剂型:

      片剂

    • 规格:

      25mg|50mg

    • 厂家:

      瑞士诺华

    • 适应症:

      达利雷生适用于治疗成人的失眠,其特点是难以入睡和/或睡眠维持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