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2025年5月14日,医疗领域迎来一则重要消息: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正式批准贝组替凡(商品名:Welireg,由默沙东公司研发)用于12岁及以上成人和儿科患者,以治疗局部晚期、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(PPGL)。
2025年5月14日,医疗领域迎来一则重要消息:食品和药物管理局(FDA)正式批准贝组替凡(商品名:Welireg,由默沙东公司研发)用于12岁及以上成人和儿科患者,以治疗局部晚期、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(PPGL)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是FDA首次批准针对PPGL的口服治疗药物,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。
疗效评估:LITESPARK - 015试验揭晓答案
此次批准并非空穴来风,其疗效在一项名为LITESPARK - 015(NCT04924075)的试验中得到了充分评估。这是一项开放标签、多队列的严谨试验,其中队列A1的数据尤为关键。
队列A1纳入了72名患者,这些患者需满足多个条件:经盲态独立中央审查(BICR)依据RECIST v1.1标准验证存在可测量疾病;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PPGL;患有不适合手术或根治性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疾病。对于伴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,要求在研究开始前至少2周内不得更改抗高血压药物;同时,患有癌性脑膜炎的患者被排除在外。
该试验的主要疗效终点是根据RECIST v1.1由BICR评估的客观缓解率(ORR)。其他疗效终点涵盖缓解持续时间(DOR)以及至少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减量至少50%并维持至少6个月的患者人数。试验结果显示,ORR达到26%(95% CI:17,38),中位DOR为20.4个月(95% CI:8.3,NR)。在基线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60名患者中,有19名(32% [95% CI:20,45])实现了至少一种抗高血压药物减量至少50%并维持至少6个月的目标。
贝组替凡不良反应:用药需留意潜在风险
如同大多数药物一样,贝组替凡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,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(发生率≥25%),包括实验室异常情况,有贫血、疲劳、肌肉骨骼疼痛、淋巴细胞减少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、钙升高、呼吸困难、钾升高、白细胞减少、头痛、碱性磷酸酶升高、头晕和恶心等。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,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。
用药剂量:成人与儿科患者各有标准
对于成人患者,贝组替凡的推荐剂量为120毫克,每日口服一次。而12岁及以上的儿科患者,其推荐剂量则根据体重来确定。体重≥40公斤的儿科患者,剂量与成人相同,为120毫克,每日口服一次;体重<40公斤的儿科患者,剂量为80毫克,每日口服一次。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继续使用贝组替凡,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。
此次FDA批准贝组替凡用于治疗嗜铬细胞瘤或副神经节瘤,无疑为相关患者群体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。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问世,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。
片剂
40mg*90片
美国默沙东
存在肾细胞癌、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或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成人患者。
2025-09-11 19:26:31
2025-09-11 19:18:14
2025-09-11 19:06:55
2025-01-08 15:21:17
2025-01-08 14:46:12
2025-01-08 14:30:31
2025-01-08 14:10:28
2025-01-08 13:51:25
2025-09-11 15:26:21
2025-09-11 10:59: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