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→
  • 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肿瘤科 > 乳腺癌 > 促排卵药大比拼:氯米芬与来曲唑,谁更胜一筹?

    促排卵药大比拼:氯米芬与来曲唑,谁更胜一筹?

    作者头像
    张馨予

    执业药师

    摘要:在不孕症治疗里,排卵障碍是常见“拦路虎”,促排卵药物成关键“帮手”。克罗米芬与来曲唑作为常用口服促排卵药,备受关注。它们药理机制不同,对卵泡等影响各异,适应人群也有别,究竟哪个效果更好、该怎么用呢?

    浏览  次
    2025-09-04 10:00:50  发布

      在女性不孕症的诊疗领域,排卵障碍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,让众多渴望拥有宝宝的家庭陷入困境。据统计,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症最常见的原因,占比高达 30%。对于这类患者而言,促排卵药物就如同黑暗中的明灯,为她们带来了孕育新生命的希望。在临床常用的促排卵处方中,氯米芬和来曲唑是两大“主力军”,那么它们究竟哪个效果更好,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?

    促排卵药大比拼:氯米芬与来曲唑,谁更胜一筹?(图1)

      氯米芬:促排卵“老将”

      半个世纪以来,氯米芬一直是促排卵领域,尤其是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患者促排卵的标准一线药物。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士,在促排卵的战场上屡立战功。其排卵率将近 85%,经过 3 - 4 个周期的治疗,累计妊娠率可达 35% - 40%。不过,需要明确的是,有排卵并不等同于一定能怀孕,促排卵治疗往往需要患者保持足够的耐心。

      氯米芬的使用方法较为常规,通常从月经周期的第 3 - 5 天开始服用,每天剂量为 50 - 100mg,连续服用 5 天。从药理机制上看,氯米芬是一种雌激素拟似物,它能够竞争性结合中枢的雌激素受体,营造出中枢低雌激素的信号环境,进而反馈性地促进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(FSH),发挥促排卵的作用。

      然而,氯米芬也并非十全十美。由于它在子宫内膜存在抗雌激素作用,会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以及宫颈粘液的性状。这就导致在使用氯米芬促排卵时,子宫内膜往往偏薄,宫颈粘液分泌减少,为受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。而且,氯米芬的半衰期长达 2 周,在体内会持续作用 1 - 2 个月,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体内激素的正常平衡。另外,它对中枢的作用持续存在,存在多卵泡持续发育的风险,从而增加了多胎妊娠的可能性。

      氯米芬也有其特定的适应人群。对于青春期发病的 PCOS 患者以及体型较为“苗条”的患者,可首选氯米芬进行促排卵治疗,初始剂量为 50 - 100mg/天,在第二个周期以后可联用促性腺激素。此外,对于优势卵泡容易提早排掉的“小卵泡综合征”患者,适当选择氯米芬促排卵也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。

      来曲唑:后起之秀的崛起

      来曲唑原本是一种抗乳腺癌药物,它的主要作用是对抗雌激素合成的关键酶——芳香化酶,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,反馈性地促使促性腺激素分泌,从而促进卵泡发育。大约 20 年前,来曲唑开始在生殖领域崭露头角,用于促排卵治疗,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

      近年来,大量研究表明,来曲唑的促排卵效果并不逊色于氯米芬,对于某些患者甚至更具优势。来曲唑通常在月经第 3 - 7 天开始使用,每天给药 2.5 - 5mg。从药理机制上讲,来曲唑是一种外周性的芳香化酶抑制剂,它通过抑制外周组织雌激素的合成来诱导垂体分泌 FSH,促进卵泡发育。

      与氯米芬相比,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的影响较小。由于它没有特异性竞争雌激素受体的作用,对子宫内膜的发育影响不大,内膜厚度介于自然周期和氯米芬周期之间。有文献报道,来曲唑促排卵周期的子宫内膜具有相对较好的厚度,这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。

      来曲唑的半衰期约 45 小时,能够迅速在体内清除。在晚卵泡发育时,雌二醇水平升高,一方面可以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,另一方面雌激素的负反馈能够及时停止 FSH 分泌,并通过正反馈诱发黄体生成素(LH)峰值,促进优势卵泡的排出。此外,来曲唑在促排卵时,晚卵泡期升高的雌激素水平会反馈抑制 FSH,抑制多卵泡发育,从而降低多胎妊娠率。

      来曲唑也有其适用的患者群体。对于体型肥胖的 PCOS 患者,推荐在适当减轻体重后,使用来曲唑(可联用促性腺激素)进行促排卵。对于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症(HCG 或 LH 峰值 48 小时后卵泡不塌陷)的患者,来曲唑联合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是不错的选择。有复发性流产、宫腔问题的患者,使用来曲唑联用促性腺激素可以改善卵泡质量,同时对子宫内膜生长的影响较小。自然周期有优势卵泡排卵者,在人工授精或试孕过程中,也可选择来曲唑或促性腺激素,或二者联用。而对于用克罗米芬促排卵后无优势卵泡发育的“抵抗者”,则可换用来曲唑联用促性腺激素。

      个体化治疗是关键

      从二者对比来看,氯米芬和来曲唑这两种促排卵药物各有千秋,难以简单地评判孰优孰劣。在实际临床应用中,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、自然周期有无优势卵泡发育、优势卵泡发育状况、体重指数、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、之前促排卵周期的卵泡发育数目、快慢及排卵状况等多方面因素,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和剂量。

      一般来说,医生会遵循先简单后复杂、先低效后强效、先低成本后高成本的原则,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促排卵药物和治疗方案。对于患者而言,在接受促排卵治疗时,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,定期进行复查,及时与医生沟通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反应和变化,以提高促排卵治疗的成功率,早日实现拥有宝宝的梦想。

      在促排卵的道路上,氯米芬和来曲唑都是重要的“武器”。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,能让广大患者对这两种药物有更深入的了解,在医生的指导下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,开启幸福孕育的新篇章。

    注: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,侵权必究!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,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
    2025-09-04 10:00:50  更新
  • 来曲唑(Letrozole)基本信息

    处方药 来曲唑(Letrozole)
    • 剂型:

      片剂

    • 规格:

      2.5mg*30片

    • 厂家:

      瑞士诺华

    • 适应症:

      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中位生存63.9个月,延长随访时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