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在生殖医学领域中,对于诱导排卵药物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。来曲唑作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,自合成以来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优势。它不仅能有效促进卵泡发育,还在多个方面改善患者妊娠结局,当然也有一些不足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。
在生殖医学领域中,对于诱导排卵药物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。来曲唑作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,自合成以来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优势。它不仅能有效促进卵泡发育,还在多个方面改善患者妊娠结局,当然也有一些不足。一帮医为您详细介绍。
来曲唑(letrozole)作为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,1986年合成,2001年(Mitwally和Casper)首次使用在氯米芬反应不良的无排卵患者。其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,限制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化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,诱导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的负反馈作用,促使促性腺激素水平分泌增加,刺激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成熟。来曲唑导致的芳香化酶抑制,使雌激素的前体物质雄激素蓄积,雄烯二酮、睾酮浓度轻度升高,增加卵泡颗粒细胞FSH受体的敏感性,从而促进卵泡的发育。
来曲唑优点:每个来曲唑周期的排卵率为70%~84%,临床妊娠率为20%~27%,流产率为18%~32%,多胎妊娠率降低,约3.4%。
来曲唑不占据雌激素受体,不减少雌激素受体,不拮抗雌激素的作用,故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发挥正常作用,内膜的生长发育及宫颈黏液分泌不受影响。
来曲唑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,使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的雌激素降低,增加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表达,有利于增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,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结局。
来曲唑对PCOS患者诱导排卵的妊娠率不受体重指数(BMI)的影响,对肥胖患者可取得较氯米芬更好的临床结局,对氯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仍可获得54.6%的排卵率及25%的妊娠率。
对于PCOS人群特别是BMI≥30者,美国妇产科协会(ACOG)推荐来曲唑作为首选诱导排卵药物。
来曲唑缺点:由于来曲唑不直接抑制雌激素受体,随着卵泡生长,雌激素达到一定水平后,负反馈抑制FSH持续释放,造成除了优势卵泡以外的其他小卵泡闭锁,避免多卵泡发育,因此多胎率低于氯米芬周期。
用药方法:LE的使用方案包括:①单剂量方案:月经周期第3天单次口服LE20mg;②多剂量方案:月经周期第3~5天起,口服LE2.5~5.0mg/d,共5天;③联合应用方案:与外源性Gn联合用药。
风险及并发症: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,还有少数患者出现潮热、头痛、背痛等。长期使用有骨痛、体重增加可能。由于哺乳期间用药安全性不明,被归为妊娠X类药物,动物模型提示LE具有胚胎毒性、胎儿毒性和致畸性,但临床长期使用,尚未观察到对人类出生缺陷的升高作用。
片剂
2.5mg*30片
瑞士诺华
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中位生存63.9个月,延长随访时间
2025-09-04 10:00:50
2025-09-04 09:58:04
2025-09-04 09:33:41
2025-09-04 09:30:35
2025-09-04 09:20:20
2025-09-04 09:14:02
2025-05-26 17:00:29
2025-05-26 16:56:22
2025-05-26 16:51:24
2025-05-26 16:47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