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→
  • 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肿瘤科 > 非小细胞肺癌 > 安罗替尼常见问题解答!

    安罗替尼常见问题解答!

    作者头像
    张馨予

    执业药师

    摘要:安罗替尼作为抗肿瘤药物,很多人对其服用方法心存疑惑。它有12毫克等三个规格,推荐每日12毫克。服用时在规格剂量、服用时间、特殊情况处理、用药周期等方面都有讲究,且无需做基因检测,下面为你详细介绍。

    浏览  次
    2025-09-04 10:49:52  发布

      安罗替尼作为抗肿瘤药物,很多人对其服用方法心存疑惑。它有12毫克等三个规格,推荐每日12毫克。服用时在规格剂量、服用时间、特殊情况处理、用药周期等方面都有讲究,且无需做基因检测,下面为你详细介绍。

    安罗替尼常见问题解答!(图1)

      安罗替尼的规格与推荐剂量

      安罗替尼是白色或类白色的胶囊,它有三种规格,分别是12毫克、10毫克和8毫克。依据2022年04月08日版的最新说明书,安罗替尼的推荐剂量是每日一次,每次12毫克。

      不过,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,如果在服用12毫克剂量时出现不耐受的情况,千万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,一定要在临床专业医师的指导和建议下进行剂量调整。

      安罗替尼的正确服用方法

      服用时间与疗程

      建议每天在早餐前的固定时间,用清水送服安罗替尼。服用方式是连续服药2周,然后停药1周,这样3周(也就是21天)为一个疗程。

      能否饭后服用

      不建议大家在饭后服用安罗替尼。这是因为高脂饮食会降低安罗替尼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,进而影响治疗效果。所以,为了确保药物能充分发挥作用,最好在早餐前空腹服用。

      吞咽困难时的处理

      如果不小心出现了吞咽困难的情况,能不能把安罗替尼胶囊掰开后冲水服用呢?答案是不建议这么做。因为打开胶囊后,药粉可能会损失,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。而且,药物原本的释放方式被破坏,释放不稳定,还可能会直接刺激食管和胃黏膜,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。

      要是吞咽困难的症状比较严重,一定要先让临床专业医师进行评估,然后在医师的指导下决定如何使用药物。

      “吃药2周,停药1周”的奥秘

      科学依据

      安罗替尼采用“吃药2周,停药1周”的治疗方式,可不是随意决定的,而是根据安罗替尼的半衰期和代谢规律,结合大量的临床研究,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和验证出来的,有坚实的临床数据作为支撑。

      在安罗替尼Ⅰ期临床研究中,探索了12毫克/天的剂量,并采用“吃药2周,停药1周”的治疗周期。结果显示,受试者总体耐受性良好。从药代动力学参数来看,12毫克安罗替尼的半衰期较长,能达到116小时,体内暴露水平较高。采用这种给药剂量和治疗方式,受试者体内原形药物的血浆药物浓度在连续给药14天后达到峰值。

      各阶段作用

      “吃药2周”:这是安罗替尼与肿瘤展开激烈战斗的主要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安罗替尼在体内的抗肿瘤能力(也就是血药浓度)会逐渐增加。到了服用安罗替尼的第2周,抗肿瘤能力达到峰值。不过,与此同时,不良反应也可能会随之增加,所以在这段时间需要密切监测身体状况。

      “停药1周”:这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的阶段。停药可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过度蓄积,让身体各脏器功能通过这段时间得到充分的调理和恢复,为接受下一疗程的治疗做好充分准备。

      如果随意改变这种治疗方法和节奏,抗肿瘤的疗效可能会受到影响,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增加。要是出现了特殊情况,比如发生了不良反应,千万不要自行随意调药或停药,一定要咨询临床专业医师的建议。

      服用安罗替尼前是否要做基因检测

      很多人关心服用安罗替尼前需不需要做基因检测,这里明确告诉大家,不需要。安罗替尼是一种小分子、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,属于抗血管生成药物,它的抗肿瘤疗效并不依赖于基因突变情况。所以,大家不用担心基因检测的问题,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即可。

    注: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,侵权必究!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,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
    2025-09-04 10:49:52  更新
  • 安罗替尼(福可维)基本信息

    处方药 安罗替尼(福可维)
    • 剂型:

      胶囊剂

    • 规格:

      8mg|10mg|12mg

    • 厂家:

      中国正大天晴

    • 适应症:

      既往接受过两种化疗后出现复发或进展的局部晚期/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;接受过蒽环类化疗后进展或复发的其他软组织肉瘤患者;接受过两种治疗方案后复发的小细胞肺癌患者;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以及进展性、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