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微信扫码加好友免费咨询→
  • 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呼吸科 > 肺纤维化 > 尼达尼布:为LAM治疗开辟新前景

    尼达尼布:为LAM治疗开辟新前景

    作者头像
    张馨予

    执业药师

    摘要:在医学领域,淋巴管肌瘤病(LAM)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。它以肺部弥漫性囊性病变作为主要特征,属于可伴有远处转移的低度恶性肿瘤,且好发于育龄期女性。研究发现,TSC1/TSC2基因突变致使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(mTOR)过度活化,这是引发罕见病LAM的主要发病机制。

    浏览  次
    2025-10-17 14:53:48  发布

      在医学领域,淋巴管肌瘤病(LAM)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。它以肺部弥漫性囊性病变作为主要特征,属于可伴有远处转移的低度恶性肿瘤,且好发于育龄期女性。研究发现,TSC1/TSC2基因突变致使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(mTOR)过度活化,这是引发罕见病LAM的主要发病机制。

    尼达尼布:为LAM治疗开辟新前景(图1)

      LAM现有治疗困境

      2011年,MILES研究带来了重要突破,证实西罗莫司有助于稳定LAM患者的肺功能,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,因此西罗莫司目前已成为LAM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。然而,在实际临床应用中,西罗莫司并非完美无缺。真实世界里,它存在一定药物毒性,会引发一系列药物不良事件,像口腔溃疡、月经紊乱、感染以及胃肠道事件等。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这些不良事件,不得不被迫终止治疗。由此可见,药物毒性与耐药性成为mTOR抑制剂治疗LAM过程中潜在的重大风险。

      尼达尼布崭露头角

      2024年10月,意大利塞尔焦·哈拉里(Sergio Harari)教授团队在权威医学杂志《柳叶刀·呼吸病学》(Lancet Respir Med)上发表了有关LAM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,为LAM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——尼达尼布有望成为标准mTOR抑制剂治疗无效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。

      尼达尼布是一种有效的小分子抑制剂,主要作用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(PDGFR)-β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(FGFR)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(VEGFR)。值得注意的是,PDGFR-β酪氨酸激酶受体在人类和小鼠的结节性硬化症(TSC)病变中均呈现出活性,这一发现暗示尼达尼布抑制PDGFR-β可能对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具有治疗效果。

      研究成果展示

      在这项Ⅱ期、开放标签、单臂研究中,研究人员对尼达尼布治疗LAM的效果进行了深入观察。经过12个月的尼达尼布治疗后,LAM患者的肺功能参数和六分钟步行试验(6-MWD)结果趋于稳定。进一步详细分析发现,在尼达尼布治疗结束后的12个月观察期内,与治疗基线相比,大多数功能指标,如用力肺活量、一氧化碳弥散量和6MWD,均保持不变,仅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出现略微下降。同时,研究还表明尼达尼布总体耐受性良好,在12个月的治疗期间,仅有少量不良事件发生。这些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尼达尼布作为mTOR抑制剂标准治疗抵抗相关患者的二线治疗选项之一。

      未来展望

      本研究对于后续LAM治疗的研究而言,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推进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问世,从而使LAM患者从中获益。不过,目前尼达尼布在LAM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仍需后续开展更多研究来进一步证实。让我们共同期待医学研究为LAM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。

    注:本文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,侵权必究!仅供医护人员内部讨论,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
    2025-10-17 14:53:48  更新
  • 尼达尼布基本信息

    处方药 尼达尼布
    • 剂型:

      胶囊剂

    • 规格:

      100毫克|150毫克

    • 厂家:

     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

    • 适应症:

      适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(IPF)、进行性表型慢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病(ILDs)的成人患者,也可减缓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(SSc-ILD)成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速度。